注射机的规格表示方法; 国家标准GB/T 12783—1991中规定,理论注射量的大小用物料熔融状态时质量(g)或容积(cm3)表示。目前,国内和**用容积(cm3)标注方式较多,因为物料容积与物料熔融状态的密度无关,此种标注方法适应于任何塑料的计量。 由于螺杆(柱塞)外径与机筒内径之间有一个相互运动的装配间隙,当螺杆(柱塞)推动熔料前移时,受喷嘴口直径缩小和物料与机筒内壁摩擦等阻力影响,会有一部分料从间隙中回流。另外,熔料冷却时会有一定收缩量需要补充。所以,注塑机的实际注射量要小于理论注射量,计算时需要用系数K值修正,K值的大小与螺杆(柱塞)的结构及参数、外径和间隙、注射力的大小、熔料流速、背压大小、模具结构、制品形状和塑料的性质等因素有关。当螺杆头部有逆止阀时,取K值为0.9;如只考虑熔料的回流时,取K值为0.97。 即实际注射量 如果知道塑料制品的质量,在选择注塑机时,则熔融状态下塑料的容积换算为密度。 如果按塑料制品的单件质量选择注塑机的型号(注意:塑料制品的单件质量应是注塑机理论注射量的70%~90%),选择这种型号的注塑机生产此塑料制品de好方案。如果塑料制品的质量小于注塑机理论注射量的40%,用这台注塑机生产此塑料制品,则既降低注塑机的设备利用率又大大提高了此塑料制品的生产成本。 2、 以机器大锁模力来表示,通俗的单位是吨; 除以上2个重要的参数外,设备模板的尺寸也是设备的重要参数; 橡胶注射机的基本结构: 1、 塑化注射单元:塑化注射单元是橡胶注射机的核心部分,对焦烧、夹气、密度均匀度及更换胶料的方便性起决定作用。 2、 合模装置:合模单元是橡胶注射机的主体部分,对硫化质量、产出效率、操作便捷起关键作用。 3、控制系统:控制系统是橡胶注射机的大脑,对机器稳定性、能耗起决定性作用;